【思政快讯】

所在位置: 首页 > 思政快讯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03-28 22:54:06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次数:

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备赛,深化教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于3月18日组织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教材第一章《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第四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展开,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由高永德老师主讲参赛内容。高老师首先对第一章第四节内容进行说课,系统梳理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其次,教研室教师认为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这里一定要注意不同时间段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程度。案例或记忆方法:林则徐、魏源等人和70年代后的王韬、郑观应等人虽都属于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但是林则徐、魏源等人还只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他们不可能具有民主的思想。互动讨论法:设置“民族意识觉醒的深层原因分析”等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讲授本节内容需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既要讲清楚民主意识觉醒的理论依据,又要结合具体历史进程,帮助学生理解反侵略战争失败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

本次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进一步明确了教学重点与难点,统一了教学思路。教研室计划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标准化课件和教学案例,并在之后的教研活动中安排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展示,持续推动课程质量提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