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是知识的凝练
更是思维的火花
当工整的字迹串联起知识的脉络
当精心的排版勾勒出思考的轨迹
那一页页笔记便不再只是记录
而是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图谱




比赛设有纸质版和电子版两个赛道,经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一批集逻辑性、创新性、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笔记作品。本次活动共81名同学积极参赛,最终有27名同学的作品脱颖而出,其中电子赛道有11人获奖,纸质赛道有16人获奖。现将笔记大赛的评选结果揭晓如下:


笔记风华,星光熠熠



认可满满,新程可期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们工整详实的笔记,是学的扎实见证;而你们深刻独到的心得,则是“思”的璀璨结晶。在我看来,这次评比,其意义远超越于名次的高低。它更是一次难得的契机,让我们共同审视,理论如何从书本走入心田,又如何从心田流向笔端,最终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与行动自觉。在此,我想与同学们分享三点启发。一是我们期待看到理论的深度,而非简单的复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想要看到的不仅是准确呈现原著原理,更能展现其内在逻辑、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的思考。二是我们赞赏蕴含思考的温度,展现独立的见解。我们乐于见到你们将个人观察、生活体验与社会现实融入理论学习,让理论活起来,展现出你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我们欣赏呈现逻辑的力度与形式的美度。形式为内容服务,当深刻的思想配以得体的表达,便能相得益彰,更具感染力。
同学们,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获得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希望你们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收获荣誉,更能收获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一种更为坚定的理论自信、一份沉甸甸的思想成长。
无论结果如何,每一位认真参与的同学都是赢家,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耕不辍,真理常伴!
——刘丽明
笔下划过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观察世界思想武器。愿你们以笔为桥,在梳理与记录中深化理解,在字里行间感悟思想力量,把对思想的钻研,转化为对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思考和担当。
——马丽娟
在本次笔记大赛的评审过程中,一页页字迹工整、标注清晰、思考深刻的笔记,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专注与热忱。笔记不是简单的文字复刻,而是梳理逻辑的思维导图,是深化真理认知的思想印记。希望大家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保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踏实,在逐字逐句的研读中筑牢理论根基,在圈点批注的思考中提升政治素养,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通过笔尖的沉淀、心灵的领悟,真正转化为成长路上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梁亚萌
继续用笔尖记录思考,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靳明珠
(图文/吴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