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和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童声合唱团在排练中吟唱的《小雅·鹿鸣》一时火爆出圈,擦亮了“聂耳故乡 音乐之都”的文化名片,赢得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随后,在众多网友的期待声中,2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发出邀请,让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童声合唱团携节目《小雅·鹿鸣》赴京参加2024年元宵晚会彩排录制。
从排练视频的发布到登上央视舞台,只用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合唱《小雅·鹿鸣》爆火出圈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小教室到央视大舞台,缘何是《小雅·鹿鸣》,为此,记者专访了玉溪师范学院教授时遂营,从他的视角为大众解读《小雅·鹿鸣》爆火的出圈密码。
《小雅·鹿鸣》从排练时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时遂营认为,《小雅·鹿鸣》是题材、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之美,同时能够与时代相呼应。“首先是题材的选择特别好,诗经是没有歌谱的乐集,《小雅·鹿鸣》用音乐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做到了内容和音乐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正如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自古以来,音乐被看成是中国文人人格的最高修养,《小雅·鹿鸣》让人们理解了音乐里面的情感力量。”时遂营说,“其次,我们一直致力于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实际上是致力于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故事,是探寻中华民族的魂脉,《小雅·鹿鸣》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脉,这次出圈的《小雅·鹿鸣》是魂脉和根脉的一个具体载体,它用音乐的形式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内容又是表现盛世之风的鹿鸣,就如唐朝所举办的鹿鸣宴,和当时大唐恢宏的气势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是相匹配的,而今来唱《小雅·鹿鸣》和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是相吻合的,所以能够激起民众心中的共情。”
在时遂营看来,《小雅·鹿鸣》此次能够火出圈登上央视的大舞台是玉溪的合唱团对合唱事业热爱与情怀的双向奔赴,这其中得益于普海玲和杨进宏这样的灵魂人物的坚守。“所谓热爱就是像普海玲老师这样,将自己对音乐持之以恒的热爱付诸行动,并不计报酬地坚持,她给我一种很淡泊、沉静的感觉,在当下这个社会恰恰就需要这样的人专注一件事件并把它做精,专注是这个时代的品质。”时遂营说,“杨进宏给我的印象就是对情怀的坚守,他是德育教育工作者,但是他的身上一直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情怀,正是他们两人的坚守、热爱与情怀,才有了今天《小雅·鹿鸣》的成功,他们的火出圈并不是偶然,而是寒来暑往的坚守所收获的成果,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这次走红看似偶然但其实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从马家庄小学的合唱团到教体局的支持,其背后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身上倔强、有力的品质带给人们共情,只要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总会有适合的土壤,最终走到了更大的舞台上,平凡的人坚持做好一件事也能创造出奇迹。”时遂营说。
《小雅·鹿鸣》从小教室登上央视舞台,这正像是“聂耳故乡 音乐之都”这片沃土孕育的一朵盛开的鲜花。在时遂营看来,《小雅·鹿鸣》走红还有一个必然原因是玉溪市长期以来坚持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为音乐在玉溪这片沃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我们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开展纪念聂耳的相关活动,2009年举办首届‘聂耳音乐周’文化系列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在民间形成了良好的合唱氛围,诞生了许多民间合唱团体,音乐的生命力在滇中这片沃土顽强地生长。”时遂营说。
此外,时遂营认为,此次以音乐的形式呈现传统文化也得益于玉溪长期坚持传承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传承传统文化,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活动组织等一直在弘扬传统文化,我们举办过‘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场知识竞赛、‘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传统文化一直在玉溪生根发芽,玉溪不缺少传统文化扎根的土壤。”时遂营说。(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长青)
转载来源:玉溪日报
编辑:何敏
审核发布: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