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院“三习”(见习、研习、实习)实践教学质量,增强指导教师听课、评课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17日19时在13教101开展“三习”指导教师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特别邀请了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林虹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少英、学院“三习”指导教师代表及2023级全体同学参加。

在培训会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少英教授首先对“三习”(见习、研习、实习)进行了详细解释,强调这三个环节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深化专业认知方面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指导教师需以高度责任感落实教学任务,不断创新“三习”实践教学模式,为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经验丰富的林虹老师从“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切入,她围绕“三习”方案设计,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展开深入剖析,让同学们清晰地认识到思政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塑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讲解新课标修订的亮点时,林老师指出其在贴合时代需求、优化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谈及课程结构,林老师以清晰明了的逻辑,梳理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使同学们对思政课程体系有了更系统的认知。而在教学实施、过程指导与成果考核环节,林老师结合多个实际案例,将指导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详细拆解。

活动最后,林虹老师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赠送了由其主编的书《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典型课例研究》,该书的出版得到“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专项支持,书中收录了议题式教学典型课例研究的路径、议题式教学运用现状调查、议题式教学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议题式教学典型课例研究报告等内容,为师范生提升议题式教学技能带来了强有力的指导。
此次培训会不仅为“三习”指导教师搭建了经验共享与交流平台,也让学生对“三习”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优化“三习”培训指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学院实践教学创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