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至14日,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师、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学科教学技能训练》主持人杨少英教授,携手玉溪市民族中学正高级教师、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林虹老师,赴西双版纳州勐海一中、景洪四中开展新高考政治学科送教活动。此次活动以“资源共享、精准赋能”为目标,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讲座与深度教研交流,助力边疆地区新高考改革落地,彰显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价值与社会担当。
示范课创新呈现:解码命题逻辑,赋能解题思维
作为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的骨干成员,林虹老师以一堂题为《选择题发展简史——出题人与解题人的博弈》的观摩示范课,生动演绎了课程团队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策略创新上的探索成果。
课堂以“基因突变”为隐喻,从选择题的演变历程切入,层层剖析命题人的深层逻辑与思维陷阱,创新性的提出了“四式破题诀”。林虹老师通过真实高考案例与课堂互动,引导学生从“被动解题”转向“主动破题”,为一线教师呈现了如何将学科思维训练融入课堂教学,助力学生应对新高考的灵活性与挑战性。


专题讲座引领:重构教学体系,对接改革需求
针对新高考改革中强调的“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要求,林虹老师为两地思政课教师开展题为《解构命题逻辑,建构答题体系》的专题讲座。她依据近年来的高考真题及命题趋势,全面梳理了新高考命题的四维导向,并提出了“三阶答题模型”。讲座以丰富的教学实例为依托,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从备课到评价的全方位优化方案,彰显了一流课程团队所倡导的“研教融合、服务基层”的建设理念。

深度教研互动:共话课程建设,共谋发展新篇
活动期间,杨少英教授带领课程团队与两地教师围绕“新高考改革与教学技能提升”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杨教授指出:“一流课程的生命力在于‘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此次送教既是对课程建设成果的实践检验,更是吸纳一线经验、优化课程设计的宝贵契机。”与会教师就“边疆地区教学资源适配”“学生高阶思维培养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期待与课程团队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共探边疆教育提质新路径的强烈愿望。

写在最后:以课程建设为桥,绘就教育均衡新图景
此次送教活动是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践行“服务基础教育”使命的缩影,也是省级一流课程“学科教学技能训练”深化教学改革、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创新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以省级一流课程为依托,深化“高校+名师工作室+基层学校”三方协同机制,推动教学研一体化发展,为云南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