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假,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以满腔热血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他们用青春的热情与实干,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精神风貌。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志愿故事,感受雷锋精神的当代传承。
爱心辅导,助力成长。
谷敏同学在腾冲市蒲川乡曼朵村开展了为期12天的“情倾故乡,点亮未来”志愿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和成长陪伴。
感悟:“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奉献不仅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服务他人中绽放光彩。”



饶丽萍同学参与了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下坝村“情倾故乡,点亮未来”志愿服务活动。在为期五天的志愿服务中,她不仅为当地小学生辅导功课,还精心设计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特色课程。
感悟:“这段志愿服务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未来我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用知识传递温暖,用行动践行担当。”
服务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王贵林同学在曲靖市富源县老厂镇政府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她全程参与社区春节联欢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贡献青春力量。
感悟:“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需要在实践中用心体会、用行动证明。”

刀丽珍同学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协办公室志愿服务期间,全身心投入各项工作。她认真完成公文起草、文稿校对等文秘工作,参与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深入挂钩帮扶村了解民情民意,积极参与县政协重要会议的筹备工作,并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
感悟:“这段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理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这些同学的故事,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众多学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生动写照。他们的实际行动,既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也是对雷锋精神最有力的传承。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用青春力量服务社会、温暖他人!(图文/尚秋冬)